1.标题党必须做的,热点、卖点、折扣,必须部署到标题和正文。吸引关注。同时,这些也是搜索热词。
2.从用户需求和行为角度,做好关键字部署。让用户在任何地方搜,用不同的关键字,都能搜到。
3.语言要互联网化、情感化、场景白描想象化。要求编辑经常上天涯、微博,自然用语互联网化。通过情感感受、场景白描,让网友在阅读时,充分畅想到旅游感受,提升冲动性。
【关于专题和系列】
所谓方案,其实除了以景区攻略,专题和系列也是方案。就是把规则定义为景点和景区做分门别类。用户的行为,是需把超多景点和酒店(客栈),进行分类推送。最好有很多精准的推荐。
专题和系列,本身就是关键字和搜索导向(用户搜索行为驱动),一则也会自然的结合热点,一则也是营销传播文案(想想那些“本城最小资的十个书吧式咖啡馆”微博稿…)。
【采编和踩点】
全踩点,成本和效率上是受不了的。不踩点,只是网络信息采编,准确性和丰富性是不够。应该先通过网络信息掌握大概,然后进行大片区时的关键路径扫描式踩点,同时结合商务合作谈判进行商务信息嵌入。这样的踩点方法来降低成本、提升质量、培养旅游专业人才。
【运营团队搭建】
可能看多了电商运营团队的组织架构,但似乎没人说出在线旅游团队应该怎么搭建。对于创业型在线旅游企业来说,成败往往在于这个团队的架构、分工流程、专业力搭配。对于没互联网经验的初创者来说,可能需要摸索1、2年才能找到感觉。
对在线旅游来说,团队应该分几块:主规划分析师,产品部(方案、攻略和专题),运营(社区、活动和热点),采购与商务部,营销与市场部,设计和美术部,技术开发部。
战略主导输赢。必须由主规划分析师,从各个方面来分析、比较,从而指定战略和策略。充分通过数据分析、市场分析、用户分析、SEO分析等方法来做。其人必须具有互联网、数据分析、市场分析方面的能力。
为什么需要一个产品部呢?在线旅游的核心,要不是商务(资源和价格竞争力),要不是方案(攻略)。所谓方案,即是通过专业人员策划和编辑出来的,对游客具有指导价值的,体系化和结构化的内容。最佳表现是LP,马蜂窝的攻略其实还是偏浅。对应的是旅行社的线路、行程和导游安排。即提供不跟团游时,游客所需要的信息和行程指导。
可见,在线旅游的核心竞争力不在技术,而在旅游策划和编辑,要的是懂媒体和编辑的旅游专家。当然,规划、旅游方案专家必须利用“大数据”和“SEO分析”,作为工具和助手。
运营和产品是分开的,虽然都属于编辑方面。产品是价值,是吸引点,是核心能力。运营是活跃度,是留客,是调动情绪。这块更像互联网的常规运营,需要熟悉媒体、互联网、社区的童鞋来做。而且必须略有互联网感,文字写得倍儿有吸引力。线上、线下活动需要做得好,要结合旅游、节令、热点来做。其实也就是小米的社区和论坛部分,学习小米们好榜样。
旅游的基本商品是OTA部分的,这块需要采购、需要编辑、需要标题优化、需要SEO优化、需要定价、需要促销策略。采购来源可以是代理和分销(其他OTA或旅行社或供应商),也可以是直采或报销。采购人员直接从旅行社、团购-旅游频道、OTA挖就可以了,没难度,只需要吃苦。编辑方面需要有些互联网感觉,可以安排专门的编辑。必须有一个商务策划师,来主导定价、促销策略,最好是旅游行业资深者。
旅游商品的销售和分销,也可以属于采购与商务部。反正就是互相代理互相帮卖。
如果需要做品牌和口碑,则需要有营销与市场部。就是需要有人来做整个网站(含app和其他)的营销策划,重点客户的产品与目的地营销。包括营销型的线上线下活动。这个部门,可以通过给客户提供旅游营销服务,直接盈利。或者,在小规模时,这个部门和运营部可以合在一起。
读图时代和视觉时代,设计和美术部是很重要的。设计部不仅仅是做产品UI和交互设计。交互当然重要,但旅游始终不是功能性产品,是信息和阅后体验性行业,重点是信息、商品和服务和营销。所以,美术编辑和设计,比UI和人机设计需要更多的投入。真正做得好的互联网营销,往往在图片、美术方面做得好。
相关案例 |
![]() |
产品 | 解决方案 | 案例 | 最新动态 | ![]() |
0755-83017674
COPYRIGHT 2001-2024 TSCN.CN
粤ICP备14002078号 友情链接:文旅学院 |
节庆活动海报H5设计、手绘
|
![]() |